●  共通一次・センター試験・古文

2012年12月22日土曜日

1989年度共通一次試験追試験国語第四問

 今取人則不然。不問可否、不論曲直、非秦者去、為客者逐。然則是所重者、在乎色・楽・珠玉、而所軽者、在乎民人也。此非所以跨海內、制諸侯之術也。
 臣聞「地広者粟多、国大者人衆、兵強者則士勇。」是以太山不譲土壌、故能成其大。河海不択細流、故能就其深。王者不却衆庶、故能明其徳。是以地無四方、民無異国、四時充美、鬼神降福。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。
 今乃棄黔首、以資敵国、却賓客、以業諸侯、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、裹足不入秦。此所謂藉寇兵、而齎盗糧者也。
 夫物不産於秦、可宝者多。士不産於秦、願忠者衆。今逐客以資敵国、損民以益讎、内自虚、而外樹怨於諸侯。求国無危、不可得也。

李斯『上書秦始皇』
●原文(維基文庫,自由的圖書館)
http://zh.wikisource.org/wiki/%E8%AB%AB%E9%80%90%E5%AE%A2%E6%9B%B8

(略) 今取人則不然:不問可否,不論曲直,非秦者去,為客者逐。然則是所重者,在乎色、樂、珠、玉,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;此非所以跨海內,制諸侯之術也!
臣聞地廣者粟多,國大者人衆,兵疆者則士勇;是以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卻衆庶,故能明其德;是以地無四方,民無異國,四時充美,鬼神降福,此五帝、三王之所以無敵也。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,卻賓客以業諸侯,使天下之士,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,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。夫物不產於秦,可寶者多;士不產於秦,而願忠者衆。今逐客以資敵國,損民以益讎,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,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。」
秦王乃除逐客之令,復李斯官。

2012年12月14日金曜日

1989年度共通一次試験本試験国語第四問

 伝書称、「魏公子之徳、仁恵下士、兼及鳥獣。方与客飲、有鸇撃鳩。鳩走、巡於公子案下。鸇追撃、殺於公子之前。公子恥之、即使人多設羅、得鸇数十枚、責譲以撃鳩之罪。撃鳩之鸇、低頭不敢仰視、公子乃殺之。」
 世称之曰、「魏公子、為鳩報仇。」
 此言虚也。夫鸇物也。情心不同、音語不通、聖人不能使鳥獣為義理之行。公子何人、能使鸇低頭自責。鳥為鸇者、以千万数。向撃鳩蜚去、安可復得。
 能低頭自責、是聖鳥也。暁公子之言、則知公子之行矣。知公子之行、則不撃鳩於其前。人猶不能改過。鳥与人異、謂之能悔、世俗之語、失物類之実也。
 或時公子実捕鸇、鸇得、人持其頭、変折其頸、疾痛低垂、不能仰視。縁公子恵義之人、則因褒称、言鸇服過。
 蓋言語之次、空生虚妄之美、功名之下、常有非実之加。

王充『論衡』

2012年12月11日火曜日

1988センター試験試行試験第四問

賈魏公為相日、有方士、姓許。対人未嘗称名、無貴賤皆称我。時人謂之許我。言談頗有可採。然傲誕、視公卿蔑如也。公欲見、使人邀召数四、卒不至。又使門人苦邀致之。許騎驢径欲造丞相庁事。門吏止之、不可。吏曰、「此丞相庁門、雖丞郎亦須下。」許曰、「我無所求於丞相。丞相召我来。若如此、但須我去耳。」不下驢而去。門吏急追之不還。以白丞相。魏公又使人謝而召之、終不至。公嘆曰、「許市井人耳。惟其無所求於人、尚不可以勢屈。況其以道義自任者乎。」

沈括『夢渓筆談』
●原文(維基文庫,自由的圖書館)
http://zh.wikisource.org/wiki/%E5%A4%A2%E6%BA%AA%E7%AD%86%E8%AB%87/%E5%8D%B718
賈魏公為相日,有方士姓許,對人未嘗稱名,無貴賤皆稱“我”,時人謂之“許我”。言談頗有可采。然傲誕,視公卿蔑如也。公欲見,使人邀召數四,卒不至。又使門人苦邀致之,許騎驢,徑欲造丞相廳事。門吏止之,不可,吏曰:“此丞相廳門,雖丞郎亦須下。”許曰:“我無所求於丞相,丞相召我來,若如此,但須我去耳。”不下驢而去。門吏急追之,不還,以白丞相。魏公又使人謝而召之,終不至。公嘆曰:“許市井人耳。惟其無所求於人,尚不可以勢屈,況其以道義自任者乎。”

2012年12月9日日曜日

1990年度センター試験追試験国語第四問

A
裹塩迎得小貍奴
尽護山房万巻書
慚愧家貧策勲薄
寒無氈坐食無魚

陸游『剣南詩稿』

B
家有猫与鼠
総是一蒙皮
猫飽白昼眠
鼠飢玄夜啼
猫児有何能
覘生屢中機
鼠子有何失
穿器也太非
穿器而可補
逝者不復帰
若問罪軽重
秤可傾猫児

良寛『草堂集』

1990年度センター試験本試験国語第四問

 宓子賤為単父宰、過於陽昼曰、「子亦有以送僕乎。」陽昼曰、「吾少也賤、不知治民之術。有釣道二焉。請以送子。」子賤曰、「釣道奈何。」陽昼曰、「夫投綸錯餌、迎而吸之者陽橋也。其為魚也、薄而不美。若存若亡、若食若不食者魴也。其為魚也、博而厚味。」宓子賤曰、「善。」
 於是未至単父、冠蓋迎之者、交接於道。子賤曰、「車駆之、車駆之。」夫陽昼之所謂陽橋者至矣。」於是至単父、請其耆老尊賢者、而与之共治単父。

劉向『説苑』
●原文(維基文庫,自由的圖書館)
http://zh.wikisource.org/zh-hant/%E8%AA%AA%E8%8B%91/%E5%8D%B7007
宓子賤為單父宰,過於陽晝曰:「子亦有以送僕乎?」陽晝曰:「吾少也賤,不知治民之術,有釣道二焉,請以送子。」子賤曰:「釣道奈何?」陽晝曰:「夫扱綸錯餌,迎而吸之者也,陽橋也,其為魚薄而不美;若存若亡,若食若不食者,魴也,其為魚也博而厚味。」宓子賤曰:「善。」於是未至單父,冠蓋迎之者交接於道,子賤曰:「車驅之,車驅之。」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,於是至單父請其耆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。

2012年12月8日土曜日

1991年度センター試験追試験国語第四問

 夫迫而呼者、不択声、非不声。鬱与口相触、卒然而声、有加於択者也。古之為風者、多出於労人思婦。夫非労人思婦、為藻於学士大夫、鬱不至而文勝焉。故吐之者不誠、聴之者不躍也。余同門友陶孝若工為詩。病中信口腕、率成律度。夫鬱莫甚於病者。其忽然而鳴、如瓶中之焦声、水与火暴相激、忽而展転詰曲、如灌木之熒風、悲来吟往、不知其所受也。要以情真而語直、故労人思婦有時愈於学士大夫、而呻吟之所得、往往快於平時。

『袁中郎全集』

2012年12月7日金曜日

1991年度センター試験本試験国語第四問

 大抵観書、先須熟読、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。継以精思、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。然後可以有得爾。至於文義有疑、衆説紛錯、則亦虚心靜慮、勿遽取捨於其間。先使一説自為一説而随其意之所之、以験其通塞、則其尤無義理者、不待観觀於他說而先自屈矣。復以衆説互相詰難而求其理所安、以考其是非、則似是而非者、亦将奪於公論而無以立矣。大抵徐行却立、 処静観動、 如攻堅木。 先.其易者而後其節目、 如解乱縄。 有所不通、 則姑置而徐理之。 此読書之法也。

『朱子文集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