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取人則不然。不問可否、不論曲直、非秦者去、為客者逐。然則是所重者、在乎色・楽・珠玉、而所軽者、在乎民人也。此非所以跨海內、制諸侯之術也。
臣聞「地広者粟多、国大者人衆、兵強者則士勇。」是以太山不譲土壌、故能成其大。河海不択細流、故能就其深。王者不却衆庶、故能明其徳。是以地無四方、民無異国、四時充美、鬼神降福。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。
今乃棄黔首、以資敵国、却賓客、以業諸侯、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、裹足不入秦。此所謂藉寇兵、而齎盗糧者也。
夫物不産於秦、可宝者多。士不産於秦、願忠者衆。今逐客以資敵国、損民以益讎、内自虚、而外樹怨於諸侯。求国無危、不可得也。
李斯『上書秦始皇』
●原文(維基文庫,自由的圖書館)
http://zh.wikisource.org/wiki/%E8%AB%AB%E9%80%90%E5%AE%A2%E6%9B%B8
(略) 今取人則不然:不問可否,不論曲直,非秦者去,為客者逐。然則是所重者,在乎色、樂、珠、玉,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;此非所以跨海內,制諸侯之術也!
臣聞地廣者粟多,國大者人衆,兵疆者則士勇;是以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卻衆庶,故能明其德;是以地無四方,民無異國,四時充美,鬼神降福,此五帝、三王之所以無敵也。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,卻賓客以業諸侯,使天下之士,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,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。夫物不產於秦,可寶者多;士不產於秦,而願忠者衆。今逐客以資敵國,損民以益讎,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,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。」
秦王乃除逐客之令,復李斯官。